政府 AI 應用實例 :AI Agent 助力員額評鑑智慧化

政府 AI 應用實例 :AI Agent 助力員額評鑑智慧化

政府 AI 應用實例 :
AI Agent 助力員額評鑑智慧化探索

近年來,各級政府積極推動數位轉型,各種AI 工具被廣泛導入於資料處理、行政作業與公共服務中,為智慧治理奠定了基礎。其中,「員額評鑑」是需要跨部會協作的大型作業,過程中必須整合來自不同單位的大量人事資料、並加以比對與分析,以作為人力配置與政策規劃的重要依據。這類作業流程在傳統做法多仰賴人工,往往需要投入可觀的時間與人力來完成,而隨著資料規模逐年增加,以及各政府單位對政策即時性與精準度的需求提升,如何運用新技術來提升效能,已成為重點發展方向。

為何員額評鑑專案需導入AI技術?

員額評鑑是人力配置與政策規劃的重要基礎,然而在傳統作業流程中仍存在一些挑戰,主要包含以下幾個面向:

  1. 資料分散與格式不一:各單位的人事資料往往分布於不同系統,各自採用的格式與欄位設計可能也不完全一致,因此在整合過程中需要額外的整理與比對步驟。可以根據使用者指定的目標,自行規劃任務執行流程。
  2. 計算規則繁複:評鑑作業涉及缺額比率、配置比例等多種指標,每一項都需要依循特定規則計算,當數據量龐大時,往往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與時間。
  3. 報告撰寫一致性:由不同人員撰寫的分析報告,常因表達方式或重點選擇不同,而在結構與呈現上存在差異,使得跨單位報告之間,雖各自完整,但難以直接逐項對照。
  4. 決策資訊延伸有限:傳統報告多偏重數字與表格呈現,雖能反映現況,但較少延伸至趨勢研判或策略建議等,若要做為高層決策時的參考依據,則需再投入額外時間進行解讀。
  5. 評鑑作業的持續性需求:員額評鑑不是單次作業,而是需長期推動與追蹤的核心管理機制,過程中必須同時參考當期數據、歷年人力發展計畫以及現行施政方針,進行跨期的比對與差異分析;若僅依靠人工,可能造成比對標準不一致或耗費過多時間。

員額評鑑專案導入 AI Agent 之效益

針對上述痛點,導入AI技術成為理想的解決方案。其中,「AI Agent」與一般仰賴接收指令、並自既有資料庫中搜尋回傳答案的生成式AI相比,具備了任務導向與自主規劃能力,不僅能進一步理解指令,還能主動拆解任務流程、規劃執行步驟,在更複雜的任務中發揮價值;而在公共治理的情境中,這樣的特性特別適用於員額評鑑這類需要跨部會協作、涵蓋資料龐大的任務。

意藍作為台灣代表性的智能數據廠商,便曾協助公部門單位執行員額評鑑之專案。在專案中,我們以AI Agent架構貫穿解決方案,並結合「自動化流程」與「大語言模型生成」,協助整合不同來源的資料、依規則完成計算與標註,進一步生成具體的分析與建議。

專案執行主要分為四個層面,各自帶來的效益如下:

  1. 資料整合與分類:透過自動化工具,將不同來源的員額數據表格與其他業務系統資料彙整成統一格式,並依照特定評鑑面向進行分類。這一步驟大幅降低了人工清理資料的時間成本,並確保後續分析的基礎更為穩定。
  2. 自動化計算與重點標註:系統依照既定規則,自動完成缺額比率計算,並即時以紅字粗體標註超過整體平均值的單位。這樣的標註機制能幫助決策者迅速聚焦於需優先關注的重點,而不必再逐一比對大量數據。
  3. AI 報告生成與摘要:借助大語言模型,將枯燥的數據轉化為文字敘述,自動生成完整報告。報告中不僅包含增減員因素分析,還能提出具體的改善建議與政策回應,例如留才策略、配置建議等,使報告真正具備決策參考價值。
  4. 共通性問題分析:除了單位別的數據與建議外,AI Agent 也能跨單位自動彙總共通性問題,並生成全域性的分析。這使得高層在制定政策時,不再只看到單點狀況,而能獲得更全面的參考視角。

綜上所述,AI Agent 的導入全面優化了員額評鑑流程,從資料整合、計算、報告撰寫到跨單位分析,都能以更高的效率及一致性完成,不僅減少人力負擔,更提升成果的決策參考價值,驗證了智慧公共治理中的AI應用潛力。

想進一步了解意藍更多AI技術嗎?

Copyright eLAND Information Co., Ltd.